廣州賽通科技有限公司是農場智能自動控制系統廠家。
物聯網智能控制系統不間斷監測室外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等氣象指標,實時采集溫室內環境和生物信息參數,通過網絡型灌溉管理系統能節水69%,智能施藥系統可節省農藥15%至20%,商品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。
農業物聯網主要有感知、傳輸和控制三大作用。農業物聯網不僅能感知水、肥、熱、氣、光等外部環境變量,還能感知生物本體,比如,對水稻葉片中的各種營養元素的感知。如果感知到水稻葉片中葉綠素含量降低,說明缺氮了,就要添加氮肥。如果等到肉眼看到葉片發黃再追肥,那樣就晚了。
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資源與環境等約束,迫切需要加強農業物聯網的應用,提高農業精細化管理水平。通過物聯網技術改造傳統農業,提升農業各環節智能化程度,目標是實現“環境可測、生產可控、質量可溯”。
發展途徑
農業物聯網項目要以‘測得出、傳得快、算得靈、用得好’為建設標準,重點在功能設計、核心技術、推進機制等方面尋求突破。
據悉農業部正在積極謀劃,爭取系統推進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與信息服務體系建設。同時,也在研究建立農業信息補貼制度,加快推動將農業物聯網相關產品和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目錄,以此鼓勵電信運營商、IT涉農企業、科研院校等社會力量的積極性,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下的投資主體多元化、運行維護市場化,合力推進農業物聯網發展。
農業物聯網是個復雜的工程,總體處于試驗階段,既要重視它,又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,要與現有信息化工作結合。物聯網發展應用應突出重點,要優先從基礎好、規模化程度高的行業入手。如在水土資源開發利用、生產過程精細管理、農產品與食品安全監控系統等領域優先發展。